動物安樂死 動物社會研究會:應受監督且資訊公開
2007/12/03 18:15
地方中心/台北報導

北市簡余晏、厲耿桂芳、許淑華、林瑞圖、顏聖冠等跨黨派議員於3日舉行記者會,為流浪動物請命,要求市府勿將動物當「廢棄物」看待,只有嚴重疾病危及動物生命品質,無法維持正常生理狀態的犬貓,才能以人道方式安樂死,並將於北市動物衛生檢驗所97年度編列7662萬2816元經費中,刪除安樂死的108萬費用。

多名跨黨派議員今天為流浪狗貓請命,盼市府對於流浪動物的捕殺、醫療、認養能採事權統一,以節育代替安樂死,建立「非殺家園」。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也同時指出,動保法於1999年實施以來,北市撲殺的流浪貓犬近4萬隻,占了全台的4成6。政府雖實施犬貓安樂死制度,但執行作業不僅委外民間獸醫師,過程還不公開,民眾無法得知貓狗是否在恐懼下死亡。他籲政府公開安樂死的執行過程,讓棄養的民眾知道自己才是「劊子手」。

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並於會後發布資料,引述農委會資料可發現台北市自88至95年間總收容犬隻為82,242隻,認領養27,850隻(34%),人道處理40,697隻(49%),其餘13,695隻狗(17%)的命運不得而知。

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,根據動檢所93年6月提報「動物保護顧問會議」資料,當年1至5月收容犬隻數量為2,897隻,認領養數1,017隻(35%),人道處理數1,418隻(48.9%),兩者比例與8年平均數一致。但統計中另有「傷病死亡」類犬隻為506隻(17.5%),可合理推斷北市每年約有50%收容動物都被「安樂死」,另有17%的動物在沒有及時醫療的情況下「傷病死亡」。但這些犬隻的疾病統計和死亡數字,動檢所多年來一直拒絕對外公開。

即使動檢所聲稱收容動物的安樂死為「人道處理」,但其過程一向秘密進行,不讓義工參與,也不願意對外公開、接受監督。

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,記者會中厲耿桂芳議員強調北市應訂定自治條例,將流浪動物之「捕捉」與收容事權統一,該會非常支持,並希望議員們能推動將流浪犬「捕捉」業務,轉型為流浪犬「救援」業務,開全台風氣之先。以減少流浪犬傷亡,提昇動物福利。

新聞轉載自:ETTODA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